探讨当代人文纪念 提炼上海城市精神

626日下午,由上海人文纪念研究所、上海人文纪念博物馆主办,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协办的2013年“先贤与上海城市记忆”论坛在上海和平饭店召开。来自上海市、江苏常州市、广东中山市等有关领导、全国著名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文化单位领导、先贤家属代表等参加论坛,共同研讨“先贤与中国梦”、“先贤与上海移民文化”等课题。

上海人文纪念研究所、上海人文纪念博物馆作为首家在人文纪念领域的研究机构,以“展生命人文之华彩,藏城市历史之记忆”为愿景,努力团结社会各界有志于调查、研究上海文化的专家、学者,在从时代的高度出发,以崭新的角度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对上海的先贤文化和城市历史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弘扬,努力为上海存续历史文化发展之脉络,推进上海文化繁荣,促进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主办方上海人文纪念博物馆馆长王计生介绍,以“上海先贤与城市记忆”为议题的论坛自去年开办已来至今已是第二届,论坛试图从激活历史记忆、提炼城市精神的角度,探索现代人文纪念的一个全新领域。

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之一章乃器之子、近代史学者章立凡,上海交通大学李建强教授在《百年“中国梦”》、《交大先贤与“中国梦”》等主旨演讲中梳理和回顾了“中国梦”的概念与历史,解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经历的救国梦、强国梦、富国梦。中国梦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体现了中华传统文明特有的家国情怀。当“中国梦”被分解到城市,融化到内心,“中国梦”也就成为了这个城市塑造城市精神的导向,成为了这个城市凝聚力量的载体。对先贤的纪念,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与当下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繁荣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积极开展对先贤的研究,是挖掘、梳理与解读城市历史文脉,发扬既往优秀的城市精神,为实现民众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人文纪念研究所名誉所长熊月之在《先贤与城市精神孕育》的演讲中指出,先贤史迹的记述,对先贤的表彰,共同构成了城市精神的历史资源。植根历史这一点是任何城市精神都具有的共性。细察今日各个城市揭橥的城市精神,无不与其历史传统接榫吻合,都有历史文脉可续。

全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在《先贤与移民文化》的演讲中回顾了中国移民的历史,认为上海是中国近代先贤最集中的地方,他们之所以选择上海作为自己生活、工作、活动的场所或归宿地,与上海的特殊环境有关,而他们的存在又为上海平添了一份魅力。

作为先贤家乡代表,来自广东省中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常州社会科学院陈满林院长则分别介绍了中山和常州两地移民为上海城市发展做出的贡献,认为近代中国的上海,海纳百川,也托起了许许多多移居上海的追梦人的美丽梦想。

资深媒体人胡展奋、中国人民大学孙民乐副教授则在《不能忘记的洋先贤》、《结缘先贤》等演讲中,介绍了自己纪念先贤、了解先贤的体会,认为城市先贤是城市人文灵魂的亮点,纪念先贤,就是弘扬城市精神。

论坛进行中,建国后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之子陈昊苏,芦芒之女、作家王小鹰,音乐家陈歌辛之子陈钢从先贤家属的角度畅谈纪念和传承,表示“要把上海过去丢掉的魂,一点一点找回来!”

会上,举行了上海近代名人影像资料发布暨上海音像资料馆与人文纪念博物馆合作仪式,上海音像资料馆收藏着从1898年以来的新闻纪录片、专题片,以及各类影像素材7万多部集,是弥足珍贵的“上海百年影像史志”,与人文纪念博物馆的合作,就是要这部分珍贵的影像资料,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打造成兼具多媒体、数字化,形成一个视频数据库,使得人文纪念有一个拓展和深化,也为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服务。论坛最后,上海海释文化设计有限公司的苏杰介绍了上海人文纪念博物馆的新策展方案,将力图通过绵延生命之长度、拓展生命的宽度,助力生命的高度,来承载生命辉煌的延续。

高朋满座,智者如云。“上海先贤与城市记忆”论坛平台,浓缩专家智慧、深化人文纪念,是一场具有深刻意义的思想盛宴。正如主办方上海人文纪念博物馆副馆长伊华所说,或许人文纪念的花季不在此时,但是论坛希望可以做垫脚石,为花季的孕育提供土壤、水和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