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命都是一本书——《百姓家史》系列丛书首发

看惯了市面上各种纪念名人的传记、文集,您是否会有些厌倦?您是否会觉得这类文集、传记总是有些“英雄主义”?不接地气?不贴近生活?而日前,却出版了这样几本书,它们由平民百姓所写,讲述的是寻常百姓的故事。它们用最朴实的言语记录我们生活中那些或感动、或平实的故事,描述我们身边至亲的人。它们拔高的不再是“思想教育”,而是“情感传承”,是我们对于亲人的思念及缅怀。——它们就是《百姓家史》系列丛书。

4月4日上午,《百姓家史》系列丛书首批6本书稿在上海图书馆首发,分别为:母亲为追忆早逝儿子而作的《湖边的日子》;记录赵氏家族三代人往事的《家事》;献给平凡母亲的《母亲走过的路》;一名传奇老人的回忆录《一名中国画家的红色传奇》;讲述母亲教育生涯及博爱情怀的《那代人的博爱》;以及撰写篆刻艺术家父亲的纪实性传记《竹刻人生》。它们的出版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大力支持和倡导,包括像叶辛、叶永烈、孙颙、赵长天(已故)在内的多位上海知名作家都曾为此系列丛书编审改稿。

据了解,《百姓家史》系列丛书从征稿到出版历时将近两年,其源于2012年3月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发起的一场“替亲人出书,为百姓立传”的主题文稿征集活动。由于活动立意新颖,题材鲜明,得到了诸如上海市作家协会、文汇出版社、《新民晚报》副刊部等众多文学界、出版界、媒体的认同与协助,投稿民众反响踊跃。在9个月的征集期内,《百姓家史》共征集书稿76部,平均每月多达8位参与者投稿。
“以文忆人”,希望百姓能通过文字回味起自己的亲人,感恩自己的先辈曾是这场活动的初衷,但作为这场活动的成果,《百姓家史》牵动的范围却更深、更广。原《萌芽》杂志主编赵长天曾说,《百姓家史》能让他呼吸到社会的新鲜空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认为,《百姓家史》是每个生命的故事,让人感悟人生真谛。作为反映社会寻常百姓家事、家史的系列丛书,《百姓家史》把原先以上海名人和社会精英为主体的人文纪念延伸、扩展为面向普通人的、全民性的人文纪念。它让每个生命都能像书一样流传千古,让民间的上海故事、海派文化能通过书本继续传承。

《百姓家史》系列丛书首发,其仪式主题便是“每个生命都是一本书”。曾经参与《百姓家史》投稿、编审、出版的社会各界人士共计100余人齐聚一堂,用沙龙交流的方式开启了《百姓家史》的首度面市。此刻,无论是著名作家还是资深编辑,秉着每个生命是平等而又如此精彩的理念,与丛书作者、寻常百姓一起回味《百姓家史》的创作历程,探讨为百姓出书立传的意义,通过《百姓家史》共同领略平凡人生的精彩,感悟生命的纯粹和伟大。
国以民为本,无民而社稷不能立。《百姓家史》系列丛书一方面开创的是传记文学平民化的先例,传播“草根文学”、民为社会之主、书应为民而作的概念。另一方面,它倡导全民写史,其想要推动的是让民众能通过撰写家史参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创新与丰富文化传承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