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书屋

永远的倾听——记邓丽君

    現在的中國人已經很難想像發生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的那一幕:剛從“文革”走出來的一批年輕人,面對一台音量已經調到最低的小型單聲道答錄機,幾個腦袋湊成一團在偷聽“靡靡之音”。磁帶緩緩地轉著,甜美輕軟的歌聲絲絲縷縷在心房纏來繞去:“甜蜜蜜,你笑得多甜蜜,好象花兒開在春風裏,開在春風裏……”聽慣進行曲的中國人從鄧麗君的歌聲中,第一次領略了流行音樂的魅力。

 

 

鄧麗君(1953.1.29——1995.5.8)

    

    與鄧麗君給大陸帶來的流行音樂同步,中國人的生活漸漸繽紛多彩起來。有了花衣裳,穿上了喇叭褲,更愛不釋手的是那兩個喇叭的收錄機。喇叭口裏,鄧麗君的歌如潮水一樣洶湧而至。歌聲蕩漾著人們對大自然的愛,對家園的思念,對親情與友誼的珍惜,對人生之旅的感悟,還有禁忌多年的兩性之間的愛情……那甜美圓潤、委婉可人的歌聲,那溫情而傷感的情懷打動了整整一個時代,留存在幾代中國人的心靈之家。 

    在《何日君再來》紀念文章裏,署名“哢嚓”的線民清晰地記起那時的興奮:“還記得那是80年代初期,年輕英俊的我爸開始迷戀鄧麗君,當時只能用收音機聽,還沒有磁帶可以買……後來我們家有親戚定居香港了,他們剛剛安頓下來不久就興奮地告訴我爸鄧麗君要在那裏開演唱會了。我爸請了一周假,坐著火車南下深圳,在海關拿到了表姨媽用答錄機錄下的兩盤鄧麗君現場演唱的錄音帶。我爸爸送給他們的禮物是一箱子柳丁——香港買水果非常貴。那就是我們家最早的鄧麗君的磁帶。後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鄧麗君的歌聲以及那些零零散散的廣東話陪伴了我的童年時光:大雨傾盆時,坐在家門口的臺階上吃著半個西瓜聽;爬上高高的葡萄架上摘著葡萄聽;靜靜地坐在院子裏看著《中國兒童》聽;被媽媽滿院子追著的時候還在聽!呵呵,那個情景真是歷歷在目……”而另一位線民“醜草草”在《鄧 麗君像一朵永不凋零的花》的回憶裏,溫情的寫道:“我永遠都記得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走在青石小街上時,我爸牽著我的右手,我媽牽著我的左手。和著錯落有 致的腳步聲,我爸扯著他那粗嗓子唱了起來:‘你問我愛你有多深,我愛你有幾分,我的情也真,我的愛也真,月亮代表我的心……’那聲音雖然嘶啞,可在我幼小懵懂的心裏,卻也感覺到它傳遞了一種深深的柔情。很多年以後,忽又聽到了那久違的旋律,一種清淺池塘鴛鴦戲水的柔情蜜意就那樣深的震撼了我。於是知道了那首被我爸演繹得面目全非的歌叫《月亮代表我的心》,那個唱歌的女子叫做鄧麗君。” 

    鄧麗君,臺灣省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人,生於五十年代前期,七﹑八十年代紅極一時。1974年,她以《空港》一曲當選當年“最佳新人歌星獎”;1977年,成為“香港第一屆金唱片頒獎禮”金唱片得主;1979年,“香港第四屆金唱片頒獎禮”上,鄧麗君同時有三張大碟獲白金唱片獎,另有兩張大碟獲金唱片獎;1980年,她榮獲臺灣金鐘獎“最佳女歌星獎”; 1981年,參加“香港第五屆金唱片頒獎禮”,她所灌五張個人大碟同時獲白金唱片,打破歷屆金唱片記錄,同年推出廣東大碟《漫步人生路》,唱至街知巷 聞……可以說,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但鄧麗君真正的巨星地位,是在她的歌進入大陸之後才奠立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她的歌曲開始傳入中國大陸,並迅速流行起來,曾被譽“十億個掌聲”的美名,她是中國有史以來的最具影響力的女歌手,是流行歌壇的經典人物,至今還沒有人可以代替。 

    歌聲悠揚,斯人已杳。一九九五年五月八日,鄧麗君因氣喘病發猝逝泰國清邁,享年四十二歲。五月二十八日在全球華人目送之下長眠金寶山“筠園”。

 

 

笑容可掬的鄧麗君


    當鄧麗君的生命飄逝之後,她的歌聲沒有被人們遺忘,從北京到臺北,從香港到新加坡,鄧麗君的曲子永遠熱門、傳唱不衰。她演唱的《小城故事》、《月 亮代表我的心》等曲子,已經變成了經典金曲。她的許多歌曲至今還被許多人翻唱,大街小巷中、超市、餐廳、卡拉OK、計程車上……處處飄蕩著她的甜媚嗓音:“停唱陽關疊,重擎白玉杯。殷勤頻致話,牢牢撫君懷。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 一代巨星鄧麗君,就象降落在人間的一名天使,為人間帶來如晨露般甜美的歌聲和無數的歡樂,然後悄然離去。

    雖然鄧麗君過早的離開了我們,但歌迷們對她的思念卻從未停止過。香港鄧麗君歌迷會的“宣言”是:“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鄧麗君!”臺灣鄧麗君文教基金會除持續向社會提供獎學金、培養音樂人才以外,每年都舉辦紀念鄧麗君的活動,並有在上海成立鄧麗君紀念館的初步設想。基金會執行長、鄧麗君的五弟鄧長禧曾向媒體透露:雖然鄧麗君一生都沒有到過上海,但她生前最喜歡的城市是上海。鄧麗君經常讓朋友們告訴她關於上海的風土人情,還拿著外灘的照片感歎道:“如果去外灘散散步,應該是一件很美的事情!”她上海話講的很好,朋友中上海人也很多,一生演唱過的眾多成名金曲好多都是來自上海的三、四十年代的老歌。而且鄧麗君熱愛上海無數的歌迷,曾有過到上海舉行演唱會的打算。可惜英年早逝,未能遂願。鄧麗君去世後,臺灣鄧麗君文教基金會一直想要建立一個 “鄧麗君紀念館”,鎖定臺北和上海這兩座城市。後來考慮到中國大陸喜歡鄧麗君的歌迷眾多,最後打算在上海建立紀念館。為此,鄧長禧曾經在上海多處地方進行 過實地考察,蘇州河畔地點蠻理想的,可是規劃起來比較麻煩;青浦森林自然區的綠化環境令他滿意,但是地理位置偏遠了些……正當鄧長禧為設立紀念館一事在上海奔忙時,福壽園從網上瞭解到基金會這一意向,很快作出了反應。福壽園認為,鄧麗君是屬於所有中國人的,是屬於全球華人社會的,能為她留下永遠的紀念,是中華民族人文精華的又一次集粹。所以福壽園主動與鄧長禧聯繫,希望與基金會合作,在“人文紀念公園”裏為一代歌後建衣冠塚、樹紀念像。後來,鄧長禧多次赴福壽園實地考察,感到福壽園宣導的“人文紀念”主題符合他們的初衷,同意了福壽園的設想,並且決定將“鄧麗君生平遺物內地巡迴展”的第一站也放在福壽園。鄧麗君衣冠塚的選址,福壽園先後提供了三塊地方,最後鄧長禧選中“東園”裏一座面朝小湖、碧草如茵的小土丘。他說,這塊地相對獨立,而且有山有水,與臺北金寶山鄧麗君墓地的感覺頗為接近。

 

 

鄧麗君紀念像•君風園



    鄧麗君終於來到了她所鍾情的上海!由香港著名雕塑家沈默、福壽園雕塑創作室青年雕塑家蔣曉波共同完成的鄧麗君紀念像,是採用進口純白花崗岩按鄧小姐身高1:1比例製作的。塑像形象逼真,甜美感人。那清澈傳神的大眼睛深情款款,含笑凝視著她所熱愛的祖國同胞;那微啟的雙唇,溫柔婉約的歌聲如甘泉流淌;那燦爛如花的笑靨,那嫣然甜蜜的表情,則傳遞著她帶給人們的無限歡樂!在身後五線譜的襯托下,她身體前傾,欲動未動,仿佛正翩翩走下舞臺,將歌聲送到 千千萬萬歌迷們的心田……衣冠塚就建立在紀念像旁,內有鄧麗君小姐生前所用過的一套衣服、一雙鞋子、一付耳環和一瓶香水。 

    2003年4月2日,二百多名海內外歌迷自發地彙集在福壽園,在綿綿細雨中參加紀念像落成儀式。臺灣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鄧長嬉先生、福壽園集團公司董事長白曉江先生共同為紀念像揭幕。中國鄧麗君歌迷會代表及到會來賓先後在儀式上致詞。他們說,雖然鄧麗君已經離開大家八年多了,但是時光的流逝並 沒有沖淡人們對一代歌後的思念。臺灣鄧麗君文教基金會和上海福壽園共同發起的這項紀念活動,既順應了廣大歌迷的心願,又是對鄧麗君最好的緬懷。 

    落成儀式結束後,瞻仰者絡繹不絕走進了“鄧麗君生平遺物內地巡迴展”。由臺灣鄧麗君基金會提供的展品都屬於鄧麗君生前物品和榮譽品,包括各個演唱時期具有意義的照片、服飾、文具、獎盃、獎狀等,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巨星的成長軌跡和輝煌成就。瞻仰者用目光深情地撫摸著每一件仿佛帶著她體溫的物品,用心唱一曲她傳世的金曲。人去物留,絕音重唱。這位用歌聲打動世界的女歌手,又一次鮮活在記憶中。一位元“鄧迷”邊參觀邊告訴記者:“鄧麗君是20世紀中國影 響力最大的流行歌手,也是我最喜愛的偶像。我一直有個願望想到她的墓地去祭典一次,但去臺灣還不是那麼容易。現在好了,我可以經常來這兒看看她……”

 

 

“鄧迷”們在鄧麗君紀念像前獻花



    鄧麗君在“人文紀念公園”安家後,每年五月她的忌日前後,總會有數百“鄧迷”從全國各地自發地彙聚在紀念像下,他們向自己心中“永遠的麗君” 敬獻花籃,那粉紅色玫瑰是麗君的最愛。平日裏,鄧麗君的紀念像前也是鮮花常年不斷,每一個來懷念鄧麗君的人,一踏入紀念像的範圍,那久違的,甜甜的歌就會隨之自動響起,餘音嫋嫋,宛若塵煙,那份緬懷便也生動起來,如歌,如畫,如詩…… 

    一個用歌聲給世界帶來溫馨的人,世界會永遠記著她。